微光成炬,平凡里的正能量永不缺席
清晨六点半的菜市场,总能看见张阿姨的身影。她的摊位前摆着码得整整齐齐的青菜,每一棵都带着清晨的露水,秤杆永远翘得高高的。有次我忘带手机,她笑着摆摆手说 “下次一起给”,后来才知道,附近不少老人都在她这儿赊过账,她的记账本上,密密麻麻记着的不是欠款,而是 “王爷爷半斤菠菜”“李奶奶一把小葱” 的温暖。有人问她不怕遇到赖账的吗?张阿姨擦了擦额角的汗:“都是街坊邻居,谁还没个不方便的时候,我多信一分,大家心里就多暖一分。”
这样的小事,在生活里随处可见。就像楼下修鞋的刘师傅,总是把顾客的鞋子擦得比新买的还亮,哪怕只是钉个鞋钉,也会仔细调整角度,生怕磨到顾客的脚。有次我急着赶车,鞋子突然开胶,他放下手里的活计,三分钟就补好了,分文不取,只说 “出门在外都不容易”。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,却像一缕缕微光,在不经意间照亮了他人的路,也让我们明白:正能量从不是轰轰烈烈的壮举,而是藏在柴米油盐里的善意,藏在举手投足间的温暖。
去年冬天,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雪让整座城市陷入瘫痪。我所在的小区门口,积雪没过了脚踝,出行的居民只能深一脚浅一脚地艰难挪动。那天早上,我刚推开单元门,就看见一群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正在铲雪。他们中有刚下班的年轻人,有退休在家的老人,还有背着书包的学生,铁锹不够,就用扫帚扫,用木板推,手冻得通红也没人停下。一位大爷一边铲雪一边说:“咱们多干一点,大家出门就安全一点。” 两个小时后,一条干净的小路从小区门口延伸到马路边,路过的人纷纷竖起大拇指,有人回家拿来热水,有人加入铲雪队伍,原本冷清的冬日清晨,因为这份齐心协力变得格外温暖。
这就是正能量的力量,它像一颗种子,一旦种下,就能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,长成参天大树。记得有一年,我在公交车上不小心把钱包弄丢了,里面有身份证、银行卡和一个月的生活费。我急得快要哭了,司机师傅却安慰我说:“别着急,咱们一起找找。” 他放慢车速,通过广播询问乘客,没过多久,后排的一位大姐就举着钱包说:“这是不是你的?我刚才在座位底下捡到的。” 我接过钱包,想要拿出钱感谢她,她却笑着说:“不用不用,谁还没个马虎的时候,能帮上忙就好。” 那天,我虽然丢了钱包又找了回来,却收获了比金钱更珍贵的东西 —— 陌生人之间的信任与善意。
其实,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传递正能量的人。就像在图书馆里,有人轻轻把歪掉的椅子摆正;在马路上,有人扶着老人慢慢走过斑马线;在办公室里,有人主动帮同事分担繁重的工作。这些小事看似不起眼,却能让身边的人感受到温暖,让整个社会充满人情味。就像那位每天在小区里捡垃圾的老奶奶,起初大家都不理解,觉得她多管闲事,可时间久了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主动把垃圾扔进垃圾桶,甚至有人跟着她一起捡垃圾。现在,我们小区的环境越来越干净,邻里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和睦。老奶奶常说:“我一个人的力量有限,但只要我坚持做,总能影响到别人。”
生活中难免会有不如意的时候,会遇到挫折与困难,会感到迷茫与无助。但只要我们心怀善意,眼中有光,就能在平凡的日子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正能量。就像那位身患重病却依然坚持公益的志愿者小李,他说:“虽然我生病了,但我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多帮一些人,这样我的人生就有意义。” 他组织志愿者为山区孩子捐赠书籍,为孤寡老人送去温暖,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生命的力量。还有那些在疫情期间挺身而出的医护人员、社区工作者、志愿者,他们不顾个人安危,坚守在抗疫一线,用自己的汗水与付出,守护着大家的平安与健康。他们是平凡人,却做着不平凡的事,他们的身影,成为了这个时代最动人的风景。
正能量,从来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,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,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,是面对困难时的勇敢坚强,是追求梦想时的坚持不懈。它像一束光,照亮我们前行的路;它像一股暖流,温暖我们的心灵;它像一种力量,激励我们不断向前。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愿意付出一点善意,传递一份温暖,就能让微光汇聚成火炬,让平凡的生活绽放出不平凡的光彩。
愿我们都能成为正能量的传递者,在生活中播撒善意的种子,用自己的行动温暖身边的人,让这个世界因为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。因为我们坚信,微光成炬,平凡里的正能量永不缺席。


